當一個城市變成一個國家

當一個城市變成一個國家
圖片來源:曼哈頓天際線

當一個城市變成一個國家

    • 作者名稱
      法蒂瑪賽義德
    • 作者推特句柄
      @量子運行

    全文(僅使用“從 Word 粘貼”按鈕安全地複制和粘貼 Word 文檔中的文本)

    大上海人口超過20萬; 墨西哥城和孟買分別擁有大約 20 萬人口。 這些城市已經變得比世界上所有國家都大,並且還在以驚人的速度繼續增長。 作為世界主要經濟中心,並參與嚴肅的國家和國際政治辯論,這些城市的崛起正在迫使它們與所在國家的關係發生變化,或者至少是一個問題。

    當今世界上大多數偉大的城市在經濟方面都與其民族國家分開運作。 國際投資的主要流向現在發生在大城市而不是大國之間:倫敦到紐約,紐約到東京,東京到新加坡。

     當然,這種力量的根源在於基礎設施的擴展。 地理上的規模很重要,世界各地的大城市都認識到了這一點。 他們爭取增加國家預算的份額,以建立和發展穩固的交通和住房結構,以滿足蓬勃發展的城市人口的需求。

    在這方面,今天的城市景觀讓人想起羅馬、雅典、斯巴達和巴比倫等城市國家的歐洲傳統,這些城市是權力、文化和貿易的中心。

    那時,城市的崛起推動了農業和創新的興起。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被吸引到市中心,城市中心成為繁榮和幸福居住的根源。 在 18 世紀,世界上 3%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在 19 世紀,這一比例增加到 14%。 到 2007 年,這一數字上升到 50%,預計到 80 年將達到 2050%。人口的增長自然意味著城市必須變得更大,工作得更好。

    改變城市與國家之間的關係

    如今,世界排名前 25 位的城市佔世界財富的一半以上。 印度和中國的五個最大城市現在佔這些國家財富的 50%。 到 60 年,日本的名古屋-大阪-京都-神戶預計將擁有 2015 萬人口,並將成為日本的有效強國,而在快速發展的城市地區(例如孟買之間的城市)也出現了更大範圍的類似影響和德里。

    在 外交事務 新美國基金會全球治理倡議主任帕拉格·卡納 (Parag Khanna) 的文章“下一件大事:新中世紀主義”認為,這種情緒需要回歸。 “今天,只有 40 個城市地區佔世界經濟的三分之二和 90% 的創新,”他指出,並補充說,“中世紀晚期,裝備精良的北海和波羅的海貿易中心的強大漢薩星座,隨著漢堡和迪拜等城市結成商業聯盟並在非洲運營“自由區”,就像迪拜港口世界正在建設的那樣,它將重生。 加上主權財富基金和私人軍事承包商,你就擁有了新中世紀世界的靈活地緣政治單位。”

    在這方面,城市仍然是地球上最相關的政府結構和最適合居住的地方: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自公元前 6300 年以來一直被佔領。 由於這種一致性、增長以及最近全球經濟崩潰後聯邦政府的不穩定和效率下降,對城市的關注更加增加了。 如何保護他們迅速增長的人口及其所需的所有經濟和政治,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嚴重問題。

    該論點認為,如果國家政策——為改善 整個 國家而不是它的一個特定方面——成為多倫多和孟買等不斷發展的城市中心的障礙,那麼同樣的城市不應該被允許獨立嗎?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系和公共政策與治理學院的名譽教授理查德·斯特倫解釋說,“城市更突出,因為與整個國家相比,城市的生產力要高得多。 他們的人均產量遠遠超過國家的人均生產力。 所以他們可以說他們是這個國家的經濟引擎。”

    在1993 外事 在題為“地區國家的崛起”的文章中,還提出“民族國家已成為理解和管理主導當今無國界世界的經濟活動流動的功能失調的單位。 政策制定者、政治家和企業管理者將從關注“區域國家”——全球自然經濟區——中受益,無論它們碰巧落入或跨越傳統政治邊界。”

    那麼是否可以說倫敦和上海發生的事情太多了,一個國家政府無法以他們需要的全神貫注來處理? 獨立地,“城邦”將有能力關注其人口角落的共同利益,而不是其所在的更廣泛地區。

     外事 文章的結論是:“憑藉其有效的消費規模、基礎設施和專業服務,地區國家成為進入全球經濟的理想途徑。 如果允許在沒有嫉妒的政府乾預的情況下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這些地區的繁榮最終會溢出。”

    然而,斯特倫教授強調,城邦的概念“思考起來很有趣,但不是直接的現實”,主要是因為它們在憲法上仍然受到限制。 他強調了加拿大憲法第 92 (8) 條如何規定城市完全由該省控制。

    “有一種說法認為,多倫多應該成為一個省,因為它沒有從該省甚至聯邦政府那裡獲得足夠的資源來維持良好的運作。 事實上,它回饋的比它得到的要多得多,”Stren 教授解釋道。 

    有證據表明,城市能夠做國家政府在地方層面不會或不能做的事情。 倫敦的擁堵區和紐約的肥胖稅就是兩個這樣的例子。 C40 城市氣候領導小組是一個由世界大城市組成的網絡,他們採取行動減少全球變暖的影響。 即使在推動氣候變化的過程中,城市也比國家政府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

    城市限制

    然而,城市仍然“在我們在世界上大多數係統中組織憲法和法律的方式上受到限制,”斯特倫教授說。 他舉了一個 2006 年多倫多市法案的例子,該法案賦予多倫多一些它沒有的權力,例如徵收新稅以從新來源尋求收入的能力。 但被省政府否決。

    “為了[城邦的存在],我們必須有不同的政府體系和不同的法律和責任平衡,”斯特倫教授說。 他補充說:“這可能會發生。 城市一直在變得越來越大,”但“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世界將變得不同。 也許城市會接管國家。 也許這更符合邏輯。”

    值得注意的是,獨立城市是當今全球體系的一部分。 梵蒂岡和摩納哥是主權城市。 漢堡和柏林也是州的城市。 新加坡或許是現代區域國家的最佳典範,因為在 65 年中,新加坡政府通過對正確的政策框架抱有濃厚的興趣,成功地將一座偉大的城市城市化。 今天,它展示了一種城邦模式,為亞洲多元文化人群創造了最高的生活水平。 其總人口的 20% 可以使用互聯網,它擁有世界第 6 大經濟體,人均 GDP 排名第 4。 它在生態公園和垂直城市農場等綠色倡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創新成功,經常出現預算盈餘,平均壽命在世界上排名第四。  

    不受州和聯邦關係的限制,並且能夠響應其公民的迫切需求,新加坡為紐約、芝加哥、倫敦、巴塞羅那或多倫多等城市創造了朝同一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21世紀的城市能獨立嗎? 或者,新加坡是一個令人愉快的例外,因為種族緊張局勢而導致只有其島嶼位置才有可能?

    “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它們在我們的文化生活、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重要性。 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它們,但我認為任何更高級別的政府都不會允許它們,”斯特倫教授說。

    也許這是因為像多倫多或上海這樣的大都市是經濟活躍的國家中心的焦點。 因此,它是國家領域的一個廣泛有益的、功能性的和有意義的單位。 如果沒有這個中心大都市,全省其他地區,甚至國家本身,都可能成為殘餘。